j9.com官网近日,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龙口港区,来自河北方向的内贸轮顺利完成4000吨钢材卸船作业,随后装载来自几内亚的铝土矿启程返航,标志着“河北-烟台-非洲”东西双向物流通道打通。该通道将成为东西部地区生产要素流通与商贸往来的跨省新路径,为山东“沿黄达海”大通道建设和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提供有力港口支撑。
烟台港作为黄河流域便捷出海口和“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”始发港,区位优势明显:对内,北临京津冀、南连长三角,是连接多个区域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;对外,拥有28条国际件杂货航线,可直达拉美、东北亚、东南亚、非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,是“中国制造”直达全球的主力出海口。基于此,烟台港精准对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内产品市场,大力推动“多式联运大通道”建设。借助“四集成、一平台”,携手船公司及上下游客户,开通“河北-烟台-非洲”物流大通道,形成内贸“正向运输钢材、反向转水铝土矿”、外贸“正向运输铝土矿、反向运输钢材机械”的“重去重回”钟摆式稳定运营模式,构建起“端到端”全程物流体系,实现物流通道、要素资源的互联互通、高效对接,进一步巩固烟台港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、中国北方件杂货物流枢纽港地位。
聚焦原料供应及件杂货产业链建设,依托港区区位功能优势,烟台港以龙口港区为中转枢纽,设计制定“水转水”多式联运物流方案。业务开展期间,通过“河北-烟台-非洲”物流通道将钢材集中至烟台港龙口港区进行卸船作业,卸下的钢材搭乘中非件杂货班轮发往非洲。同时,卸空的内贸船装载铝土矿北上,保证当地铝土矿原料供应。内外贸两个“重去重回”,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,为全程物流链、港口供应链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
船舶到港前,龙口港公司启动常态化作业方案,提前预控、主动作为,依据船舶到港时间、货物种类和装卸需求等实际情况,合理配置人员机械,实施“一船一策”作业模式,敲定多头作业方案,重点抓好流程管控、设备保障等关键环节,为作业快速高效开展做好充足准备。作业过程中,作业人员大力发扬“快”“优”作风,践行“全天候”滚动生产模式,门机司机“对头”交接、人机不停,以“无缝衔接”模式实现生产链条高效连续,最大限度压缩船舶在港停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