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9.com官网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实施了向东转战略,各领域都加大了和中国的往来力度,中俄贸易额也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然而在近日,俄方却突然发现,在三年这个时间节点上,中俄贸易额增长似乎开始乏力了,甚至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情况。
日前,俄罗斯工贸部部长阿里哈诺夫就表示,中俄贸易额将出现自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下滑。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中俄在今年前七个月,双边贸易额已经同比下降了8%,而在此前的三年时间里,双边贸易额几乎翻了一倍。上半年数据还显示,中国几乎减少了对俄罗斯所有关键原材料的采购,汽车对俄出口量也下降了61%。
基于当前的状况,阿里哈诺夫也预测称,在短期内中俄贸易预计不会重现此前的快速增长势头了,双边贸易增速将趋于温和,未来高科技和创新产品的份额将持续增加。
对于这种情况,俄方也存在较为理性的分析,认为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当然最主要的是西方制裁给中俄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,同时中国产品在某些细分市场上也逐渐饱和,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边贸易。
现阶段,虽然特朗普在致力于缓和局势,想要促成俄乌停火,但俄乌双方分歧仍非常大,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解除,所以对于俄罗斯而言,中国仍是俄方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。
如今双边贸易呈现下滑趋势,俄方自然也是着急的。在近日举行的喀山论坛上,俄罗斯总统顾问列维京,就向中方提出了一个小请求,试图找办法解决这一问题。
列维京表示,近期美西方的制裁和各类不友好行动,导致中俄物流工作出现问题,保险费上涨不说,海上运输活动也变得艰难了。这也严重影响了中俄的正常交易,在这种情况下,中俄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独立运输物流体系,改善当前贸易受阻的情况。
同时俄方也表示,当前中俄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,未来中俄不仅要拥有自己的运输船队,还要完善铁路、公路等基础设施,提高检查站的工作效率。现阶段中俄检查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,导致司机在检查站停留的时间过长,因为普京总统还下发规定,车辆必须在十分钟内通过检查站。
俄方还称,现在中方已经开始帮助俄罗斯实现交通运输业数字化了,到时候将大幅提高中俄边境物流运输的效率。
我们也清楚,今年美国新一轮制裁就涉及到了众多与俄罗斯原油出口有关的油轮,这就严重影响了中俄海上石油的运输。若是能建立独立的运输物流,运输工具、路线都由两国自己说了算,不仅不用担心被别人“卡脖子”,钢材、农产品、能源这些大宗商品都能按时运到对方国家,生意做得踏实,双方企业心里也更有底。
现在国际局势还复杂多变,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存在被人为掐断风险。构建独立运输物流体系,还能让中俄绕开那些“麻烦路段”,不管外面风浪多大,贸易往来都能保持稳定,不会因为外部变动一下子陷入停滞。
此外,目前中国物流体系在应对外部冲击时,存在运力不足、运费上涨等问题。而构建独立的运输物流体系,就能通过优化运输路线,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到一起,让运输效率提上去,物流成本降下来。就拿中俄北极航道合作来说吧,要是把这条道好好发展起来,船只航行的距离能缩短不少,运输时间和花在燃料上的成本也能跟着减少,这对企业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同时,一套完善的独立物流体系,能去掉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,货物从出发到送达能更准时,运输过程也更稳定,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就更强了。
最后,从战略层面来看,如果能把整个欧亚大陆通过物流体系紧密地连接起来,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。这就好比在这片广袤的大陆上打通了一条条 “经济血管”,中国就能更顺畅地把自己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出去。中方一直在推进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也能因此获得更实在的物理支撑。这样一来,中国在欧亚大陆上的战略主动性会极大增强,在处理地区事务、参与国际合作时,说话也会更有分量,话语权自然会显著提升。
综合来看,建立独立的中俄运输物流体系,对中方来说远不止于应对眼前的制裁麻烦。它既是保障经济利益的务实选择,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,更是提升战略自主和国家安全的深远布局。
总的来说,这可不是一笔只算眼前账的小生意,而是一盘着眼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大棋局。它不仅会让中俄合作的根基更稳固,还会深刻影响欧亚大陆的经济格局、贸易流向,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重塑物流网络和地缘政治的平衡,对世界发展的走向都可能产生长远的影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